聚合硫酸鐵在污水處理中主要以混凝處理為主,多應用于污水處理前期的預處理中,或是投加于后續的混凝池中,或進入混凝池前的管道中。而我們都知道,一般生化處理前會先進行預處理,而生化細菌對環境要求比較高,容易受其它因素變化的影響而受到沖擊,其中也包括使用化學藥劑后所帶來的影響。那么,在應用中,聚合硫酸鐵是否會對生化處理造成不良的影響呢?

聚合硫酸鐵在污水處理中具有除磷、除COD、脫色、去除懸浮物、處理重金屬等作用,且正規的產品水解后所生成的是鐵離子、氫氧化鐵膠體以及其衍生物,不會帶來其它雜質及不良影響。但如果出現水中鐵離子含量過高,或是由于投加量多高,水質pH值下降嚴重,同樣會對后續的生化處理造成影響。
因此,在污水處理中,如果有生化池,建議,將聚合硫酸鐵投加于生化后,如需投加于生化前,則需要對生化進水進行檢測調節,避免對生化系統造成影響。當原水中含有硫化物時也可改用聚合氯化鋁,避免產生硫酸根,與水中硫化物產生反應生成硫化鐵的黑色沉淀,但同樣需要控制好產品的投加量。
建議投加于生化后。如出現由于預處理造成的生化沖擊,可通過對現場情況進行檢驗,更換藥劑;禁止有毒廢水進入;加大排泥量;同時補充新鮮活性污泥,確保生化系統沖擊減少,適當補充菌種等方法進行處理。